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章节目录 第19章 新帝登基,改元天启!
    第19章    新帝登基,改元天启!

    晨光熹微,朝阳洒落在巍峨的紫禁城上。

    昨夜下着的细密小雪已经骤然停了,京城来往的行人客商也都加了一层厚重的棉衣。

    李太后坐在慈宁宫看着钦天监上报的吉日:庚辰冬月初二,宜告庙大赦。

    “翠玉,这织造局的龙袍冠冕几时能做好?”

    “娘娘,奴婢前去问过了,还需两日才能到京城。”

    翠玉在一旁答道。

    李太后点了点头,正欲再说些什么的时候,朱翊镠走了进来。

    “儿臣叩见母后,母后万福金安。”

    “镠儿,快坐过来。”

    李太后一脸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小儿子。

    “伤势休养的如何了?”

    听着李太后带着浓浓关切的话语,朱翊镠心中一暖。

    “多谢母后关心,儿臣已无大碍。”

    “你呀你,要当上皇帝了,倒是跟为娘生分上了。”

    李太后秀指戳了戳朱翊镠的眉心。

    “母后,儿臣何日移居乾清宫?”

    朱翊镠有些吃痛,一边揉着眉心一边问道。

    李太后闻言有些不悦,“这皇帝一当就忘了娘,就这么急着搬出去?”

    “儿臣不敢。”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居慈宁宫诸多不便啊。”

    李太后想了想,皇帝住在慈宁宫确实是不像话。

    况且在慈宁宫的院落狭小,不如乾清宫里宽敞,更不适合处理朝廷政务了。

    “那便明日就搬去吧。”

    李太后说道,“那你皇兄……”

    不待李太后说完,朱翊镠打断道:“母后不必多忧,儿臣已经想好了。”

    “就在紫禁城旁为皇兄建一座王府。

    如此一来,皇兄便可时常入宫拜见母后。”

    气归气,恼归恼,朱翊钧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

    只是不让他做皇帝,又不是二人断绝了母子关系。

    听到朱翊镠这么说,李太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还是镠儿想的周到。”

    ……

    起居注官记曰:甲辰,内阁首辅张居正、内阁次辅张四维、内阁三辅申时行等率百官军民耆老于太和门奉笺劝进,潞王朱翊镠所请不允。

    丁未,礼部尚书潘晟等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于文华殿再奉笺劝进,潞王朱翊镠所请不允。

    庚戌,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三奉笺劝进,潞王朱翊钧不敢终拒。

    庚辰冬月初二,宜告庙大赦,举行登基大典。

    礼部和翰林院呈上来的年号,分别的泰昌和天启。

    朱翊镠叹息一声,泰昌还是别了,历史上的光宗皇帝即位一个月就暴毙,自己用着不吉利。

    所以,朱翊镠毫不犹豫的圈定了天启为自己的年号。

    朱翊镠心里默默的道歉:“侄孙对不住了,皇叔我借你年号一用。”

    冬月初一,风和日丽。

    这日,朱翊钧早早起身沐浴焚香。

    一众宫女有条不紊的侍候着朱翊镠换上了皇帝冕服。

    铜镜之中,朱翊镠头戴嵌着十二玄色玉珠的平天冠,身着织着日月星辰、龙纹、山纹等十二纹章的玄衣。

    少年天子,煌煌天威,如仙临尘!

    礼部的官员在尚书潘晟的安排下早早就到了天坛祭祀皇天天帝和太庙祭祀大明的列祖列宗。

    “陛下,吉时已到,请移驾天安门。”

    礼官站在乾清宫的门口躬身喊道。

    闻言,朱翊镠缓缓走下丹陛,乘上了龙辇。

    而身穿崭新衣袍的高兴安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这一天,所以他显得神情振奋,用尖细嗓音激动的喊道:“陛下起驾天安门!”

    天安门前,百官分列。

    教坊司的乐师按吉时开始奏乐,一位位大汉将军把守着一道道宫门。

    东班为文官,西班为武官。

    站在最前面的三人,自然就是内阁的三位大学士都等待着新皇帝朱翊镠的到来。

    “皇上驾到!”

    文武百官瞬间肃然,只见身着冕袍的朱翊镠缓缓走上了天安门。

    “臣等叩见陛下。”

    文武百官纷纷跪地行礼。

    “诸位爱卿,辛苦了。”

    朱翊镠的话语被一位位的大汉将军传了下去。

    滚滚天音,威严莫测。

    “朕虽不敏,代天牧民,但也愿携诸位臣工中兴我大明!”

    文武百官闻言山呼道: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朕以明年改元天启。”

    京城的百姓围观如山海,听到了天音入耳,有百姓高呼道:“天启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京城百姓们的一声引发千声万声。

    最终千声和万声汇聚为一声:

    “天启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声震震,如海如潮!

    朱翊镠看着山呼海啸的这一幕,不禁耸然动容。

    这就是我大明的百姓,这就是我朱翊镠的子民!

    就在这时,庄严的乐声之中,司礼监太监冯保走上前来。

    冯保缓缓展开圣旨,其神色肃穆虔诚,其声高亢道:

    “维我大明,运祚昌隆,煌煌大立,圣圣相承。”

    “我皇兄万历皇帝奉天临民八载,泽旁流渊,穆居而周海内,化成而切日中。

    然皇兄恭谦之至,交神器于朕。”

    “朕凉德何以承继大统?”

    “然上意执如此,朕恐托付不效,必励精图治,固我大明万世不移之基业,广我大明天下独尊之权威。”

    “朕掌乾纲,当任用贤才,澄清吏治,广施恩德于民。

    平四方治乱,戡乱复平,犁庭扫穴于疆!钦此!”

    当任用贤才,澄清吏治,广施恩德于民!

    平四方治乱,戡乱复平,犁庭扫穴于疆!

    这两句是朱翊镠亲自书写上的。

    文武百官听到了这短短的三十余字,皆是心神俱震。

    这,就是天启皇帝朱翊镠第一次对天下的宣言!

    “吾皇圣明!”

    天安门百官贺毕,天子的仪仗随着朱翊镠来到了文华殿。

    一套登基大典的流程下来,就在冬月的寒风之中,也让朱翊镠感觉有些汗流浃背。

    御座之上,朱翊镠端坐其中。

    几个月之前,他曾来此与万历皇帝一起听得张居正日讲。

    短短数月恍如昨日。

    百官肃穆,齐齐下拜。

    “臣等叩见陛下!”

    “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此时,朱翊镠的双眸扫过了大殿上的每一位重臣。

    内阁首辅张居正,内阁次辅张四维,内阁三辅申时行。

    吏部尚书王国光,户部尚书张学颜,兵部尚书方逢时,刑部尚书严清,礼部尚书潘晟,工部尚书曾省吾

    ……

    内阁与六部的重臣,朱翊镠尽收眼底。

    “朕初登大位,国之大事还需诸位良臣肱骨辅佐。”

    朱翊镠缓缓开口道。

    天子甫一开口,便是要向内阁辅臣讨要权力!

    “陛下过谦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此为我等臣工应尽之责。”

    内阁首辅张居正出列对道。

    一句为君分忧,代表着张居正并不愿意一下子就将权力拱手让人。

    “天子初临圣朝,理应先习礼议。

    待此些娴熟,吾等再将政事交由陛下。”

    张居正继续道。

    比起上一句的隐晦,张居正这一句甚至就是在明着说:皇上你还小,先学学礼仪制度和四书五经,等到这些学好了,我们再把柄国之权还给你。

    文华殿上针落可闻。

    文武百官皆不敢开口,都屏息凝气的听着这新帝与首辅之间的交锋。

    站在朱翊镠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他料想过潞王登基必定强势,但也没想过登基第一天就硬刚张居正。

    朱翊镠高坐在丹陛之上的御座上,紧紧的看着张居正。

    而张居正也并未有半分松口退让的意图。

    殿中沉默了一会儿,还是三朝老臣,刑部尚书严清打破了僵局。

    严清对着朱翊镠和张居正拱手道:“陛下,元辅。”

    “今日为新帝登基大吉之日,百官聚于文华殿上,不宜过分讨论朝政啊。”

    有了刑部尚书严清打圆场,张居正退后一步回到百官之列,众官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随之也有些畏惧的看着天子,仅仅是十四岁,第一日就敢如此硬顶手握国权八年的张居正。

    文官之中,垂首的张四维心中的不安感猛然又多了几分。

    这等强硬的皇帝,岂易相与?

    此时,礼部尚书潘晟也出列奏道:“启禀陛下,陛下皇兄当如何处之?”

    万历皇帝退位,称先皇?

    朱翊钧活的好好的,自然不行。

    称上皇?

    这位才刚刚登基,那边再安排一个身份地位更高的上皇,新帝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礼部尚书潘晟很直接的用了“陛下皇兄“这个称呼。

    朱翊镠沉声道:“朕以为皇兄登极八年,大明日兴,此为功也。”

    “故朕赐皇兄朱翊钧为万历王,以示其功绩。”

    文武百官对此自然没有异议,纷纷躬身道:“吾皇圣明!”

    “那万历王殿下的封地定于何处?”

    潘晟又问道。

    “天地之纲,以孝为先。”

    “朕皇兄万历王不忍离太后太远,所请愿留京城时时侍奉在侧。

    故可在京城为皇兄万历王修建一王府,以供其居。”

    朱翊镠说道。

    “陛下,此事不可!”

    “万万不可啊!”

    两道反对声同时喊了出来,正是礼部尚书潘晟和内阁次辅张四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