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一章自己动手粘起碎了的心1、崩塌的高山
    民办教师,第十一章自己动手粘起碎了的心1、崩塌的高山,

    阳春三月,碰上阳光明媚、暖风吹拂的好日子,红旗乡的气温慢慢升高。(wWW.K6uK.cOM)免费vip小说人们常说: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今年的三月天也是孩儿脸,说变就变。这不,刚才还好好的,突然间,“轰隆隆——”几阵雷声,黑云象一群奔腾咆哮的野马。一层层漫过头顶,越聚越厚,越压越低,好像站在楼顶就能扯一片下来。太阳吓得不知道躲哪去了,就好像谁一下把时钟拨到了晚上,天地间一片漆黑。

    噼劈啪啪!叮叮当当!铜钱大的雨点有节奏地打在玻璃窗和瓦片上。“喀嚓!”又一个大炸雷!好象炸裂了天河,瓢泼大雨哗哗地下起来。一道道电光划过,树枝在风雨中发狂的摇摆。房顶腾起一团团白雾,房檐的水流像高山瀑布般泄下来。不一会儿,教育组的院子里成了一片汪洋,严明和在家的成教专干打着雨伞,用竹棍疏通了去年淤塞的排水涵洞,积水慢慢泄出,大雨转中雨再转小雨,一个小时后,太阳又重新露出了笑脸。

    从门外走来一个浑身湿透了的男子,边搓着脚上的稀泥边对严明说道:“二哥,大爹没有在了!”“你说什么?!……”带来噩耗的是陶二先生家老二,“昨晚半夜,大爹起夜返回时,脑门碰在床脚上,后来就不行了……”

    严明的心仿佛被钢针狠狠地刺了一下,从心底里传出“我的爸爸呀你咋个了”这无声的惨嚎,止不住的泪水顺着双颊往下流淌。瞬间,他感觉山崩了……

    还在父亲幼年,严明的爷爷奶奶就先后去世了,父亲靠帮人放羊度日。还未满十八岁,就被抓了壮丁。尽管父亲青年时参加的是旧军队,但就是在这支旧军队里,父亲学会了写字,能通顺的书写家书;学会了初步的算术,能熟练使用算盘计算,会记账做账。为近五百人口的生产队当了二十多年的生产生活资料仓库保管员和现金出纳,从未有非议。父亲懂法知情理守礼仪,对长辈,言必恭称“大爹小叔”,对兄弟则亲切地叫名字,对兄弟媳妇则比着自家的孩子称“他大婶、他小婶”,对儿女亲家则亲热地称呼“亲家、亲家母”,对晚辈已经成人的侄儿则称“贤侄”。他常常出面调解邻里纠纷,说话从无废话,以理服人;与人交流,坦诚待人,不打击、不挖苦、不讽刺。父亲一生睿智、厚道、严谨,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乡里的尊重。

    父亲当的是保安部队的兵,据说隶属于彝族将军张冲的部队。父亲在世时,常常会和他的长者和同龄人回忆起他当兵的岁月,伴随着这段回忆,严明看到父亲讲到被抓壮丁时,与邻村的某某、某某某关在一起,挨冷受饿,刚入伍是如何接受艰苦训练,士兵逃跑被抓回来如何被枪毙,父亲的表情是痛苦、恐惧和不堪回首的;讲到他的长官是如何教育他们节约用饷,计划用饷,不要领到军饷时穷大方,“你哥我弟,你不吃我怄气”,待到军饷花光时“你也不是哥,我也不是弟”,部队驻防、行军时如何抓文化学习、教育,父亲就会沉浸在对那段岁月的回忆中;讲到某某军长是一个大孝子,虽然在外面统帅千军万马,但在他的母亲面前却非常孝顺,口口声声称“母亲、妈妈”,亲自为老母亲洗小脚时,严明看到父亲的眼里闪着泪光,是父亲为自己的父亲母亲早早逝去,未能尽孝而感到遗憾,又或是父亲为自己幼年就失去母爱、父爱而伤感,还是军长充满人性的光辉久久地教育、感动着父亲?!

    旧军队里有杀人放火行为,但从未听父亲讲过他所在的保安部队纪律松弛,乱杀人放火。除了存在枪杀逃跑士兵的军阀作风外,也不乏部队对士兵的严格要求,比如抓文化学习;长官对士兵的爱护,比如教育士兵节俭;长官对长者的敬重,比如军长孝敬母亲。

    父亲很少告诉严明要怎么做人、做事,总是恒久地用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

    严明知道,父亲在他的子女身上充满了期望,倾注了全部的父爱。常常因为严明在场,他用和别人讲往事和发生在周边的人或事的方式,间接地教育严明要怎么做人做事。并且常常会因为儿子在专注聆听他们的故事而流露出赞许的目光……

    严明心痛着找到黄组长借了五百元公款,匆匆到红旗乡供销社购买父亲入殓用的衣物、纸张后,和陶二先生家老二一起骑自行车赶回了家。

    父亲躺在堂屋冰凉的灵床上,他的兄弟们已经为他沐浴穿上了寿衣。他睁着眼,深邃的目光穿透屋顶,望着苍穹,仿佛并没有离去,只是由于太劳累而沉沉地睡着了。严明凝视着父亲安样的面容,泪水从他的眼中夺眶而出,模糊了双眼,一遍又一遍轻声呼唤着:“爸爸……你咋个了?你是太劳累了,是吧?你起来呀,起来……呜呜呜……!”他用发抖的手拭去父亲眼角流出的清泪,慢慢为父亲合上了双眼,伏在父亲胸前失声恸哭!

    民办教师,第十一章自己动手粘起碎了的心1、崩塌的高山,

    为童年生病那个寒冷的深夜父亲蹭儿小脸那刺刺的胡渣,第一天上学时殷殷的叮嘱,上中学时数次掏不出学费焦虑的神情,与兰儿退婚那天黄昏“子大不由父”无奈的叹息!父爱如山,为山的轰然倒塌,为遮阴大树的倾倒,也为子欲养而亲已不在而悲鸣……

    将父亲亲手装殓后,接下来,请小桦箐幺先生的大儿子择定了出殡吉日,之后告知亲戚朋友、筹划接待事宜、守灵嚎丧、迎来送往,虽然没有条件大操大办,但基本的议程一样都不能省略,诸事需严明曲划操劳……

    次日天刚麻麻亮,本家大伯领着戴孝的严明按照商定的范围,到上半个村近五十户村民门外磕头报丧。

    除了二姐因为属于计划生育工作结扎对象,出于对被结扎的恐惧在山林里躲避计划生育工作队而未到场外,叔伯舅嬢,乡亲朋友弟兄都赶来送父亲最后一程。

    父亲的最后时刻,只有玫子和伯父、几位叔叔在场,他的子女一个也没有在。玫子领着盼晴和涛儿忙里忙外,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父亲走得太匆忙,严明和妻子都没有一点思想准备,除了去年请木匠做好了两口松木寿材之外,所有的事情都只有问着做、学着做。

    人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弟兄姐妹妯娌能聚在一起,共同商量,共同应对,共赴家难。可眼下除了叔伯婶娘族中弟兄村邻来帮忙外,只有严明和妻子及两个年幼的孩子,形影孤单,疲于应付

    养儿育女到底为了什么!父亲养育了这么多儿女到头来却没有全部来送他上山。做儿女的可以有理由不为生养自己的父亲送葬吗?!

    想起这些,严明不禁悲从中来。此时此刻,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这是严明人生中最凄惨的一幕。母亲拖着病体强撑着,妻子一切只能依靠严明。两个孩子眼张轱辘,似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失去爷爷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瘦小的身子只能陪着孤单的爸爸一次又一次跪倒在爷爷的灵柩旁,答谢着来为爷爷送行的人们。

    二十五岁的严明又该依靠谁?

    村间四邻无不为这一幕落泪

    在送父亲上山的头天晚上,村里能唱孝歌的人们照例来唱孝歌。

    在滇东北,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其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会唱孝歌的人要来唱一通宵,主要是为逝者歌功颂德,还有劝人尽孝的内容。

    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这是中国的孝道文化之一,比平时板着面孔说教要有效得多。

    村里的一位长者领头唱起了一首不知名的歌:

    世间万物也无常,无常一到好凄惶,喉中断了三寸命,两手空空见阎王。一家大小齐悲哀,料理后事来商量,大的上街去买板,长短厚薄细端详。小的下街找匠人,两脚忙忙往前行,找着匠人来做下,装烟倒茶细商量。叫声匠人好好合,合口棺木把爷装,上边合起金丝柳,下边合起雁龙门。三朝一日超度了,青龙山上葬爷身,葬在龙头发贵子,葬在龙尾发贵人。

    “白大先生”严甫由一鼓一锣“打丧鼓”打击乐器铿锵声伴着,开唱《劝孝歌》——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担。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爹娘意愿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到晚莫往旁处去,侍奉爹娘好安眠。夏天爹娘要凉快,冬天宜暖不宜寒。爹娘一日三顿饭,三顿茶饭留心观。恐怕饮食失调养,有了灾病后悔难。休说自己劳苦大,爹娘劳苦更在先。人人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劝人及时把孝尽,兄弟虽多不可攀。此篇劝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迟延。

    别看他平时经常读错字,唱起歌来却不含糊,字正腔圆,曲调多变,饱含劝戒。

    人们继续唱着《目连救母》、《五更孝子》。一首首孝歌勾起了严明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父亲一生养育二儿三女,又正逢那个时时被温饱问题困扰的年代父亲总是饥饿于自

    民办教师,第十一章自己动手粘起碎了的心1、崩塌的高山,

    己,饱暖于儿女。身体不强壮的父亲上山砍柴,下地务农,为家庭想尽办法竭尽全力。泪眼回忆,父亲这辈子从来就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他绝少给自己添过新衣,总是穿着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衣服,可对子女总是想办法尽量让他们吃好穿好。

    父亲自幼饱偿苦寒,一生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忍辱退让。面对世间的纷繁喧嚣他无力应对。父亲孤立无援,不轻易求人。严明小时侯常常听到他为了全家生计深沉的叹息和无言的绝望。

    父亲对生活易满足,一顿饱饭、子女的一点点进步就能使他的嘴角浮起幸福的微笑,正是受他的这种知足精神的影响,在经济贫困的年代,严明虽同全家一样经常被“空乏其身”,至少还有一个精神幸福美好的童年。

    年逾花甲的父亲由于一生的操劳积劳成疾,经年累月的重体力活和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得父亲的身体一天天垮下去,经常心律失调、冒虚汗却连嚼一小块红糖就能缓解的心愿也常常无法满足!

    父亲很少说话,经常沉默寡言。也很少言及身后事,只是用一双含泪的眼睛盯着严明。他知道,沉重的家庭负担不知会将儿子压成什么样,不堪的现实状况使他时时刻刻担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情,何况人乎?儿不孝,未能在床侧朝夕伺候,空留孝心,痛心疾首!如今纸灰摇曳,吾父何在?悔,为虚而争。痛,未能朝夕陪伴。奠,吾不见父亲。此时严明哽咽难耐,眼泪奔涌而出,数次失声,真想大声疾呼吾父安在?

    九天后,严明和乡友们将父亲的灵柩送上了山,安葬在父亲生前选定的地方。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父恩儿当何报?父亲临终都无法闭上眼睛。呜呼!为人子者伤伤,黄天不晓,身为后者怆怆,西庭难知,一腔悲情何日尽谴?诉青山而泪眼婆娑,临瀚海而怅恨缠绵,空余愧恨!想如今难睹家父音容,不尽为子孝道,从此以后,阴阳相隔,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或在梦里……

    父亲逝去一周年,更痛心的事又接踵而至,严明又将面临失去慈母的抓心摘肝之痛!请书友记住本站搜索来的书友请收藏本站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