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 鬼神之力
    铜镜这些天,使劲催张嫣,想办法阻止吴桥兵变。以为吴桥兵变之后,孔有德投靠后金(清),他跟着孙元化学过铸炮,手下又有炮手,后金有了他才开始重视火器,才有了攻打坚城的能力。

    若不是孔有德,后金始终和蒙古一样,入关只能劫掠后走人,而不能长期占领。

    “你有什么办法?”张嫣问铜镜。

    铜镜也不知道,只说张嫣:“我知道你能想出办法,你都能把周奎的家抄了,让皇帝手头有一大笔银子。”

    张嫣算计了周奎,以为可以乘胜追击,把田贵妃家也搞掉,没想到崇祯给压下了,甚至连那么可恶的盐商,都没轻轻放过。

    崇祯的脑子里,一定有很多水,不然,他怎么会成了亡国之君?

    铜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说张嫣:“我知道你能想出办法,你都能把周奎的家抄了,让皇帝手头有一大笔银子。”

    张嫣气得不搭理铜镜,什么都靠我,我也不过二十几岁,看了点史书,看了点穿越的小说而已,本来还想用肥皂挣点钱,没想到拿来算计周皇后了,玻璃水泥什么的,我不会弄。

    该干点什么吧,张嫣很苦恼。

    就在这时,一个人进入了张嫣的视线——陈海的儿子陈阳。

    张嫣派人打听过陈海,没想到和她上次穿过,间隔了二十多年,陈海已经去世,陈阳也三十多岁了,今年他中了举人,前不久来到京城,准备参加会试。

    陈家的炼铁厂,如今是山西大同一带坐头把交椅的,厂子也由陈小凤打理。

    说来也怪,雨诗(张嫣)回了现代,陈家人四处寻找,还真找到了从辽东逃过来的陈小凤,虽然陈小凤对雨诗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但不妨碍这个女子彪悍泼辣,头脑灵活,她辅佐陈海,将炼铁厂发扬光大,现在,她也三十多岁,是五个孩子的妈妈。

    陈小凤的丈夫乃是当地一个铁厂东家的二儿子,结婚后,那家长子去世,他俩继承了铁厂,公公去世,她将两家并为一家,丈夫虽然有些不乐意,但陈家势大,老婆又彪悍,他最后不得不屈服。

    好在小舅子一门心思读书,家务事都扔给他俩,虽然铁厂姓陈,但他说了算,将来,或许还能给儿子继承,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张嫣安排张圳找陈阳,让陈阳给朝廷上书,推荐他家炼的铁韧性好,适合铸炮。

    陈阳是个书呆子,别人夸他家的铁好,他就高兴地很,张圳将他灌得半醉,让他写什么,他就写什么。

    这智商还想做官?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举人想要上书,得通过朝中大臣,张圳这段时间,按照张嫣的吩咐,每天在外面活动,他长相儒雅,又读过书,自己不说,没人知道是太监,他以读书人的身份在外面交朋友,因为花钱大方,还真有人和他结交。

    其中,有个小官吴勤和张圳关系不错。吴勤有个好友刘之纶,乃是崇祯最喜爱的官员,刘之纶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英勇牺牲,让崇祯心痛不已,爱屋及乌吧,崇祯对吴勤也比较客气。

    可惜吴勤没有刘之纶的好口才,做事又比较小心,一直没能出头。

    张圳劝吴勤将陈阳的奏折递上去:“己巳之变建奴豪横,难道他们就不是血肉之躯?若是大明有红夷大炮占满城头,何惧贼寇?”

    吴勤觉得有道理,再说又收了张圳好处,就帮着把奏折递上去。

    陈阳按张圳的授意上书,自然处处挠到崇祯痒处,满朝文武都对铸炮不感兴趣,只有两个人,一个徐光启,一个是他的学生孙元化。

    现在,徐光启被人陷害,赋闲在家,孙元化任登莱巡抚,每天的事情,一个是筑城,再一个是铸炮。

    因为孔有德叛乱,孙元化受牵累,被崇祯所杀,而孔有德叛逃,让后金有了技术人才,加速了明朝灭亡。

    这就是铜镜不停催促张嫣的原因。

    崇祯好大喜功,容易头脑发热,陈阳的上书让他看到击败后金的希望,不顾群臣反对,立招孙元化进京,他让人在京郊划出一大片地,作为铸炮和试炮的场所。

    孙元化是巡抚,巡抚上马管军下马牧民,是文武兼备的官员,到京师试炮,也需要带军人,作为他仆从军的孔有德和耿仲明也到了京师。

    但撺掇孔有德叛乱的李九成父子依然在登莱。

    没有人逼着,谁愿意叛乱?李久成父子暂时先放着,以后再收拾。

    事情的根源,还是后金(清兵)进攻大凌河城,孔有德一行去救援,他们知道自己打不过后金,就在路上磨蹭,本来走水路,非说遇大风船翻了,又改走陆路,一来二去没粮草,就沿途祸害老百姓,最后引发混乱,不得不叛乱了。

    若是现在放弃大凌河城,或者早早将大凌河城墙加厚,增兵,再加上充足的火炮和弹药、粮草,还怕皇太极吗?

    但这话,张嫣没法给崇祯说啊,她本想让崇祯弄点钱,铸炮,练兵,可是这蠢蛋,忽然收手了。

    周皇后这段时间坐困愁城,等着皇帝处罚,可是皇帝忽然不说话,也不搭理她,越发让她日子难过。

    是死是活,一句话啊,偏偏不,就这么吊着,周皇后不久就病了。

    张嫣带了些补品去探望,周皇后瘦得眼眶都陷下去了。

    “皇后,这事儿虽然因我而起,可追根究底,还是嘉定伯,他那样瞒着皇帝,能永远瞒下去吗?”

    周皇后大哭,她能说什么。

    “皇后,其实,都怪皇帝。”

    周皇后吓得连忙屏退左右:“皇嫂不可妄言。”

    “皇帝不明,贪官污吏横行,本宫让人查明盐商贪鄙,他竟然毫不作为,枉我当年极力助他登基为帝。”

    周皇后吓坏了,一个劲地劝张嫣:“慎言,慎言!”

    张嫣却继续按自己的思绪往下说:“皇后,本宫有一办法,能解你困顿,又能振奋国事,你肯助本宫一臂之力吗?”

    “皇嫂有何妙计?”

    “本宫借你的人用一用。”

    “皇嫂要用谁?”

    “宫里的太监,本宫打算都训练一番,这样,万一国家有事,就让他们带兵去顶一顶,皇帝看到内监官都能打赢,自然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周皇后哪里肯信张嫣能炼出精兵来。

    “先帝教妾身的。”

    一句话就把所有的疑虑解除。古代人迷信,相信有鬼神,而且,还相信神鬼的能力很大,比人大。

    既然是死去的天启皇帝教的,那就没问题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