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激战
    皇太极等啊等,终于斥候来报,陆路上来了一队兵马,两万来人,穿着明军的鸳鸯战袄,和岳托见的完全不同,就是老明军。

    皇太极很高兴,立刻派兵,在来兵的路上设伏。

    戚永芳虽然是总指挥,但他身边,也配了十多个进士军官组成的参谋团。

    一路上,参谋团不断询问当地百姓,弄清前方道路的情况,在可以设伏的路段,都特别小心,派斥候反复侦查。

    于是,皇太极的伏击圈前,戚永芳他们选择了一块对自己有利的地形,停下了脚步,开始扎营,同时,还派人去联系卢象升。

    戚永芳队伍的补给,最怕被鞑子兵断了,到那时,就全凭卢象升了,不能不谨慎。

    皇太极听说对方不进自己的伏击圈,很恼火:“这些明军,贪生怕死,到底来旅游的,还是来援救的?”

    “实在不行,就攻城吧,不怕那些明军不来救。”

    “好!”

    鞑子兵以前就不会攻城,这次,从夷人那里买了几门大炮,全都拉来了。

    没想到这些炮刚刚摆出来,就被城头的大炮一顿猛轰,炸翻在地,炮手也死伤大半,再也不能用了。

    皇太极也是一代枭雄,又想出一个办法,让抓来的明朝百姓挖掘壕沟,准备炸开城墙。

    城头上的明军,不断对百姓喊话,让他们奋起反抗,冲到城门口来,这边派人接应,可那些百姓一旦开始逃跑,就被鞑子的弓兵射杀,百姓们很害怕,乖乖帮敌人挖战壕。

    这边的人也生气了,对挖战壕的百姓射击。

    被抓的百姓发现怎么都没法活着,不得不暴乱,他们赤手空拳,对着穿好几层铠甲的鞑子鞑子,结果可想而知,几乎都白白死了。

    鞑子的暴行,激起了明军的怒火,可惜,这些步兵,谁也不敢出击。

    冷兵器时代,骑兵的优势,步兵没法抵挡。

    也不完全是这样,戚家军当年面对鞑子,就能打胜仗,关键是城里的兵马,训练时间短,还没有那个能力。

    张嫣也不想让士兵用血肉之躯硬抗鞑子的铁蹄,她给指挥官的指令,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消灭敌人。

    因为戚永芳的军营,扎得很坚固,鞑子暂时不想攻坚,而戚永芳又死活不进伏击,哪怕他知道鞑子在攻打大凌河城,依然坚决地停留在原地,鞑子没法子,十天后埋伏自动撤除。

    皇太极没想到,大凌河城里,也有那种犀利无比的火枪和射程超远的火炮,他的人马刚刚靠近,就是一面火网笼罩而下,人马顿时死伤一片,他终于明白了岳托的绝望,的确,附蚁攻城伤亡太大,皇太极只得另想他法。

    范文程这个大汉奸,出了个主意,就是用厚木板挡在头顶,挖掘战壕,这样,子弹打不透,炮弹准头不行,也很难打到。

    皇太极听他说完,忍不住露出笑容,立刻就布置下去。

    这次,城墙上的明军官兵气得暴跳,眼睁睁看着一条壕沟,通到城墙根。

    这里的守城官员,是新调来的,叫阎应元,他长眉凤目,身姿挺拔,很像传说中的关羽,士兵们看到他,都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阎应元和几个助手商讨了一晚上,终于想出了好办法。

    这个阎应元,在另一个时空,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是个守城的奇才。

    在京城参加军事训练三个月后,阎应元和他的两个搭档陈明遇、冯厚敦一起被派到大凌河城。

    原来驻守这里的,乃是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

    祖大寿因为己巳之变时,被崇祯杀袁崇焕吓着了,带兵逃回锦州,从此拥兵自重,既不肯投降,也不好好听朝廷调令。

    阎应元、陈明遇、冯敦厚三人是带兵来的,还拉着几十门大炮。

    祖大寿不敢公然反抗,只得开启城门迎接。随即,他和何可纲、副将张存仁等,被阎应元等缴械。

    因为贪腐,前不久他才被孙承宗罚俸,这次又被缴械,祖大寿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阎应元将他们送到了登州。

    在那里,部队被打散,和一部分漕兵混编,参加集训,他们几个则被送到京城,先关起来,每天写忏悔录,等着朝廷处罚。

    在皇太极殷切的希望中,壕沟终于挖通,放了足足一千斤火药,在这天黎明,火绳被点着,随着一声巨响,足有四五丈长的城墙,飞了起来,然后,轰隆一声,坍塌下来。

    鞑子的鼓声急促响起,骑兵挥舞着马刀,怪叫着向豁口冲过来。

    就在这时,一群端着抬枪的明军士兵,出现在豁口,他们爬在倒塌的城墙废墟上,迅速填装火药,射击。

    在这些人后面,又有一排士兵,呈站立姿势,将抬枪放在木头架子上,也开始装填射击。

    在这两排人后面,架起好些小的投石机,投石机上,是一个个大包,也不知是做什么的。

    “放箭,射死他们!”指挥战斗的,叫德格类,也是后金的一员骁将,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箭矢如雨,遮天蔽日,叮叮当当射到头顶,发出一阵脆响,然后掉到地上。噗噗响,是扎在战士的身上,将他们射得如刺猬一般,可这些战士,只有少数被换下去,大多数没事人一般,该怎么放枪,还怎么放枪。

    原来,他们身上都穿着软木做的防护服,里面还有皮甲保护,头上,戴着的是钢盔。

    投石机开始发威,一个个黑乎乎的大包裹,被发了出去,还带着火星,冒着黑烟,到了鞑子头顶,轰一声炸开,一片的人马倒在地上。

    还有包裹掉到地上的,也会炸开,这时候,受伤害的是马匹,一个个嘶鸣着倒下,上面的骑兵被甩了出去,被后面的马蹄踩成肉泥。

    只有两排枪,射出密密麻麻的铅弹,将城墙豁口严严实实地堵住,还有那从天而降的大火药包,让鞑子骑兵付出惨重代价。

    豁口太小,容不下更多的枪支,鞑子骑兵还是冲到了城墙根儿,眼看着就可以跃上废墟,进入城里,忽然,城墙上的明军士兵,朝下面扔出黑乎乎的、石块一样的东西。

    没想到,石头也能炸,密集的炸点,让前面的鞑子兵全都倒了下来。

    与此同时,旁边没倒下的城墙上,大炮也在不停地轰响,将后续的鞑子骑兵,打得四散奔逃,冲锋的队形,瞬间变得乱七八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