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章 后悔
    其实,洪承畴并没有打几场恶仗,在火枪大炮的威胁下,又有从内地过去的商人诱惑,盘踞在吐鲁番的蒙古人,很快就分化了,一部分被打得落花流水,向西逃窜,一部分向朝廷上了降表,愿意做大明顺民。

    张嫣接到捷报,立刻把表现不好的官员往那边派,同时,还有流放的、不算罪大恶极的死囚等,全都送过去,让他们跟着技术官员种棉花。

    洪承畴刚刚从陕北种完土豆,又开始在新疆种棉花,心情可想而知。

    ——谁要他前世投降了鞑子、没有像卢象升、孙传庭那样,为国战死呢?

    洪承畴虽然心里腻味,但还是乖乖努力完成任务,有个入阁的大胡萝卜吊在眼前,他还不使劲往前扑?

    除了种棉花,还要收购羊毛,开通商道,他的任务特别艰巨,不过,洪承畴这个人的能力还真强,事情按张嫣的设想,一天天的推进,下一个春天,从西部运回的棉花,就让张嫣的纺织厂满负荷运转了。

    接下来几年,张嫣就让人在兰州建纺织厂,很大的那种,生产的布匹就地卖给商人,多数都被做成了棉服和被子,卖给了蒙古人、吐蕃人以及更西部的奥斯曼人。

    还好有蒙古人在中间挡着,不然大明和奥斯曼还要有一战。

    但张嫣早就给洪承畴说过,绝对不许外面的人在西部传教,什么教都不行。

    洪承畴这一条执行得很坚决,他的眼里,只有儒教。他上书张嫣,允许那些流放的罪犯担任教职,传播儒家文化,若是表现优异,可以提前结束刑罚,返回内地。

    张嫣准许了,还给了他可以提拔表现优秀的,当地方小官,那些流放的罪犯,最好都不要回来,就在那边终老。

    洪承畴其实也是这样的心思,只有受儒家教育的人多了,儒学才能被人认可,才能兴旺,才能更广泛的传播。

    接下来几年,凡是犯事的官吏、读书人,流放地全都是新疆,洪承畴接受一批,安置一批。先是让他们通过劳动,改造思想,这是张嫣要求的,流放的罪犯,不可以一上来就当官,继续欺压人民。

    一边劳动,一边学习,进行思想改造,表现好的,对朝廷恭顺、拥护的,才可以得到提拔,从事教学或者当个村长镇长的。

    若是能力突出,表现也优异的,远比平民提拔的官员好,才有可能继续提拔。

    于是,新疆的地方官员,出身就很杂。

    不管什么出身,都必须继续学习,不识字的读夜校,识字的自学,必须坚持写读书笔记。

    官员们必须为民所想,为国奉献,否则,就一边凉快去。洪承畴把自己在军校学到的那一套总结升华,用到实际中,这边的人心,慢慢地聚拢在朝廷周围,少数野心家根本就没有兴风作浪的机会。

    ……………………………………………………………………

    时间再退去,却说,南方富豪和晋商们,当定做的商战船终于下水,两边暂时搁置争斗,决定抱团行动,第一次出海,先试探一下,并没有装多少货,就是些布匹和大黄等佛郎机人喜欢的。

    郑家控制着南海,一艘船要几千两银子买路钱,这边刚开始就是想降低一些,但郑家豪横惯了,不答应,两边打起来。

    没想到,这边的大炮射程更远,郑家一下子就落了下风。

    联合商队的人,这才明白,懿安皇后卖给他们的大炮,比郑家的好,难怪贵了,一份银子一分货啊。

    这下他们又高兴了。

    其实是火药不一样,这边是从炮厂买的颗粒火药,郑家用的是自制的。

    因为郑家当年对付红毛佛郎机,是小船载了柴禾,用火攻才取胜的,这次,联合商队为了防止他们故技重施,对小船严防死守,只要敢过来,就是火枪阵迎接。

    而且,他们很注意风向,在海上绕着绕着就跑到上风口去了,郑家炮不行,船也不行,控制不了局面。

    要说联合商队的人为何这么厉害?

    上面操炮的人马,是张嫣训练两年的水师。

    水师是吃钱大户,国库、内库深受其累,就授意小太监去传话,让他们出去给娘娘挣点外快。

    然后,又派人拉关系,让水师给联合商队护航,但传话的人再三强调,不许打着官家的名义犯法。

    因为郑家先开炮,这边是自卫,所以,水师的人觉得自己有理。

    商船和战船怎么比?

    郑家哪里能想到联合船队雇了水师?败了还不服气,又纠集了更多的船围攻来报复。

    水师也怒了,炮打得更猛。

    水师的训练,有镜子提供的章程,还请了佛郎机人教授,郑家刚开始是请了佛郎机人教,后来,买炮厂的火炮时,觉得自己已经会了,还是用老办法对付的,炮身重不一样,射程不一样,打炮的时候,很多参数就变了,他们就那么凑合,当然不行了。

    但郑家船多,实力也强,这一仗打得特别激烈,最后,两败俱伤。

    指挥打仗的是郑之虎,愣头青啊,要换了别人,早就退了。

    战斗打到两边都受不了,最后停下对峙。

    水师派人回总部求救,很快来了更多的战船。

    这时候,张嫣让佛郎机人帮忙造的船,已经下水了,但一直在训练,还没亮相呢。

    南海打成那样,水师打着维护海防的名义,光明正大地露面,就是郑芝龙也没多想,还撇嘴笑了一下。

    郑芝龙在福建的老家还在大明统治区,当然怕朝廷,但他还真不屌朝廷的水师,就那么几条破船,来了能怎样?

    “真的,大哥,水师造大船了,好大的船,那种西洋人的软帆船。”郑之豹神情特别凝重,当年,拿到朝廷卖的大炮,他就建议大哥停止给朝廷运送大木,可大哥舍不得一年几十万银子的进项,一直送个没完,如今,报应来了。

    那些大木,一看就是造船的。

    郑芝龙也知道自己错了,他没想到,懿安皇后居然敢开海,一个女人,居然如此胆大。

    水师一到,就挡住了去倭国的水道。

    郑芝龙全靠这个挣钱呢,每年净收几十上百万,实在没办法,派人给水师送礼,还想贿赂水师都督戚永胜和俞斌。

    这个俞斌是俞大猷的后人,参加尚举人考试时,兵事科成绩第一,被挖掘出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