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章 回去
    张嫣终于有空享受生活了。

    水师的俞斌,在张嫣攻略草原时,就将玉米、辣椒和西红柿种子送到了京城。

    张嫣立刻安排人栽种,成功后,安排人推广这些庄稼和蔬菜,同时,让御膳房开发新菜品。

    解决了吃,接着是穿,明朝啊,全都是纯天然的棉麻丝绸,要多舒适就多舒适,张嫣又考虑玩。

    说起玩,除了听戏,就是听歌,还有马戏、杂技等,张嫣都不满意,被后世娱乐爆炸虐过的人,怎么能看上明朝这样,一部戏流行好几年的日子?

    张嫣有空的时候,也会带着卫队,出去旅行。

    张嫣一走,有时候就两三个月,崇祯也不去上朝,到现在他才发现,所谓的上朝,就是浪费时间,形式主义。

    张嫣除了去旅游观光,闲的时候还是很多的,比如冬季,还有夏天,都不适合出行,那她干什么?

    国事?有大臣们呢。

    有一天,张嫣听人称赞倪元璐的字,这才忽然想起铜镜来,她收集了好些的名人字画,希望她转送到现代社会。

    不说别的,就每天那一大堆要烧掉的奏折,随便弄上几十本,都够张嫣回去,躺着吃几辈子了。

    虽然铜镜说张嫣回不去,但张嫣一直做着回去的梦,尤其是,将鞑子赶出国境后,她奋斗的动力没了,就更想回去了。

    话说回来,明朝的大官,几乎个个都是书法家。

    铜镜好久都没有露面了,张嫣记得,还是几年前,弄了好些的土豆,就再也没了声息。

    张嫣喜欢上了练字,不然没事可干,她又不是工作狂。

    通过倪元璐,张嫣又将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调到京城,安排到詹事府做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这些人从此就是太子的老师,一个个都挺高兴。张嫣常常把朱慈烺带在身边,让这些人教授。

    她说是在跟着旁听,听着听着,自己和老师讨论得热火朝天,朱慈烺在一边傻乎乎地睁着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谁要他还是个傻乎乎的少年郎呢?

    在这资讯极其不发达的明朝,十几岁的小孩子,既成熟又幼稚。

    成熟,是他们很稳重,不轻狂,幼稚,是掌握的知识太少,没什么见识。

    对小孩子的教育,张嫣并没有放松,跟着老师学写字、画画这些美学教育,当然要进行,但数学、生活常识以及如何治理国家,张嫣一点也不放松,她可不能让这些老儒,将朱慈烺教成了朱由检第二。

    朱慈烺除了那些教四书五经的老师,还有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等。

    徐光启和宋应星,给了朱慈烺自然学科知识,徐霞客则跟朱慈烺讲了大量的山河地理知识。

    朱慈烺还跟着张嫣出去旅游,体察民情,他的好些见识,已经比崇祯高了。

    这天,张嫣正在练字,小太监敦敦低头进来:“娘娘阁下,琉璃坊管事吴杰禀告,造出平板玻璃了。”

    “让他进来。”

    吴杰是从山东过来的工匠,祖上几代都是烧琉璃的,他们以前,给石英砂里加各种矿物,就为了烧出颜色鲜亮的琉璃,张嫣反其道而行,让他烧出没有颜色的透明琉璃,让他很是纠结,如今三年过去,他先是弄出了颜色略有些发绿但还算透亮的玻璃,现在又弄出平面玻璃来了。

    张嫣带着手套,拿起吴杰献上的玻璃,对光看了看。

    “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娘娘阁下,小民将琉璃烧软化了,吹成筒状,用刀切开,铺平,再磨去上面的毛刺,就成了。”

    “不错,不错,你将这办法,教给徒弟,我要开玻璃厂,一个月,要生产出一千斤的平面玻璃。”

    吴杰吓了一大跳:“这个,娘娘,这样有什么用啊?”

    “你懂什么?宫里的窗户用丝绢,不透亮不说,还很快就坏了,多浪费啊,换成玻璃的,几十年几百年的都不用换了。”

    “娘娘,生产不了那么多啊,没有料啊。”

    “你不是说,只要用那种石英砂,配上石碱什么的,就能烧出透明玻璃?是石英砂不够,还是石碱不足?”

    “小民,小民一家人,就是不吃不喝,也……”

    “怎么?你只打算一家人上阵?我给你派了那么多帮手,你都不用,是不是想将这手艺,世世代代传下去?”

    吴杰满脸都是汗珠子。

    张嫣以前就听手下汇报了,这吴杰心眼特别小,但偏偏是他机缘巧合,弄出了透明玻璃,所以,张嫣按兵不动,只等今天呢。

    “吴杰,试制玻璃的钱,都是本宫出的,这东西就是本宫的,老老实实将你的手艺传出来,不然,我让你没有下一代,看你传给谁。”

    吴杰吓得一激灵。

    “你若是好好的将玻璃厂弄起来,本宫不介意封你一个官儿,还有你的儿子,也可以得到重用,该怎么选,你掂量吧。”

    “小民,小民肯定教会徒弟,很多徒弟,为娘娘建一个大大的玻璃厂。”

    “这就对了,下去吧。”

    张嫣给了身边太监小睿一个眼色,小睿就立刻去安排了。

    小睿长得和吴睿有几分像,张嫣就给他这样一个名字。

    几个月后,玻璃厂就开起来了,宫里的窗户先换了玻璃的,崇祯看着亮堂堂的书房,叹口气。

    张嫣在宫里设宴,邀请了一些重臣和勋贵的家眷。

    所有人都对玻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这些人家,都不差钱。

    一时间,玻璃厂的订单雪片一般飞来,敦敦签字签到手软,拿着定金,他立刻扩大再生产。同时,敦敦也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张嫣让人试制水泥,于是,玻璃厂进的材料中,很多是试制水泥的,很多盯着玻璃厂,想山寨的人,累死也模仿不出来。

    有了玻璃,就可以建暖房,种植反季节蔬菜。

    后世的西红柿,为了便于运输,硬邦邦的很不好吃,如今的品种,成熟后皮儿很薄,汁水丰美,若是再加点糖霜,特别美味。

    这天,张嫣正在练字,倪元璐、傅山等都夸张嫣天赋高,再练几年,就可以成书法家了。

    张嫣根本不信,这几个老头子,平时一个个严肃认真,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现在都学会谄媚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大家对张嫣的认可,张嫣软硬兼施,收服了这些文臣。

    “哇,你现在的字,写得这么好了?”

    忽然的声音,把张嫣吓了一跳,她环顾四周,没看到人,才意识到是铜镜在说话。

    “你这些年哪去了?”

    “我修复虫洞来着,我给你说个好消息,你可以回去了。”

    “怎么回去?回去是我呢,还是你?”

    “你,你回去试试。”

    “我不会魂飞魄散吧?”

    “不会,不会,我把虫洞修好了。”

    “那好!”张嫣抓着一个大樟木箱的提手,“我要带这个回去。”

    “行!”铜镜答应地特别脆爽。

    “啊,回去喽——”张嫣欢呼着,等待那种晕眩感的到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