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章节目录 第163章 拜师李光民,系统地学作曲(2/3,求推荐票,求月票)
    “我以前学的是新闻学。”

    杨谦的回答,让李光民有些意外。

    他以为杨谦就算不是学作曲的,那也应该是学过音乐,或者学过跟音乐相关的课程——至少也是一位艺考生吧?

    刚才杨谦表现出来的乐理基础还算牢靠,而且李光民有看过杨谦吉他弹唱的视频,在他看来,杨谦的吉他弹奏是有很高专业水准的。

    所以,李光民觉得杨谦要么是学的吉他表演专业(有些音乐院校有开设),要么是学的音乐相关的专业,在艺考阶段有经过系统的乐理学习。

    可是,新闻学?

    都跟音乐不相干了,怎么可能?

    “中央传媒大学?”

    李光民想了一下,比较重视艺术的综合类学校,应该就是这一间了。

    “南粤大学。”

    杨谦有点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感觉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有被识破的风险。

    “南粤大学……”

    李光民无语了。

    南粤大学不是不好,它是粤省最好的高校了,但那也是要看学什么。

    在南粤大学里自学音乐,跟在冼海音乐学院或者央音、魔音这样的音乐类院校里面自学计算机编程一样,让人想着都觉得非常离谱……

    “小杨是新闻学和英语专业的双修,他英语还过了专业八级!”

    简锦川是给杨谦办过入职,填过资料的,对杨谦了解比较多,所以这会儿,为了让李光民对杨谦多点认可,简锦川也是很卖力地夸起了杨谦。

    “第一次见小杨的时候,他还是荷城电视台的一名记者!”

    向洪锋难得开口,也是笑着给杨谦作证。

    李光民摇了摇头,虽然他也在粤省电视台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音乐总监,但他始终觉得自己是音乐人,跟记者不是同一行业的。

    没想到杨谦居然是记者出身,记者出身还能创作这么多优秀的歌曲,实属难得。

    不是没有,只是有这样天赋的孩子跑去学别的专业,实在是太少见了。

    毕竟现在的父母对音乐、艺术的偏见没有以前那么多了,甚至很多父母都很支持孩子去学乐器,从小开始上培训班。

    有天赋的人才被埋没的概率越来越低。

    “那你的乐理、作曲都是自学的?”

    李光民继续问杨谦。

    “嗯,自己看了一些书,也在网上找了一些教程看了一下。学艺不精,让李老师见笑了。”

    杨谦老实地点头。

    “确实没学囫囵,这样还能创作出诸如《咱当兵的人》这样严谨的音乐,只能说你是一个天才!”

    李光民的话,让杨谦和简锦川都觉得有点捉摸不透。

    这是在表扬呢?

    还是在明褒暗贬?

    “我看了一下,你近半年的创作热情是很高的,灵感也不停地迸发出来,短短时间创作了这么多很好听的歌曲,非常让人吃惊!”

    李光民继续夸着。

    杨谦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李老师这么说,后面肯定还会有一个转折。

    “但是创作不能全靠激情和灵感,特别是灵感,这是很不靠谱的东西。”

    果然,转折来了!

    “一首好听的歌曲的诞生,可能需要灵感的迸发,但一位优秀的、笔耕不辍的创作者,是不能靠灵感支撑完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

    杨谦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虽然杨谦自己可能真的不需要灵感,只要他足够努力,系统提供的歌曲,足够他不停地用,用上一辈子都没问题。

    但杨谦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他心里还是有着居安思危意识的。

    要是系统没了怎么办?

    难道自己就只能啃老本了吗?

    就算系统一直伴随着自己,杨谦也渴望创作自己的音乐啊!他毕竟也是一个很有文青病的人……

    “杨谦,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伤仲永这样的情况出现?”

    李光民问他。

    杨谦当然知道,他不想当网红,也是因为这个案例。

    “太过迷信神童的天分,太过急功近利,成名之后不学习,不求进步,最终泯然众人。”

    杨谦概括一下。

    “没错!”

    李光民赞赏地点头。

    “你可能在某一个阶段,灵感爆发,佳作不断。但灵感不可能无时无刻都有的,支撑你继续做出高质量音乐的,就只有你自身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及你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欣赏和吸收别人优秀作品的精华……”

    李光民说的这番话,让杨谦第一次感受到了他大师的境界。

    即便是大师,即便是年近七旬了,他也是在不停地学习啊!

    杨谦陷入沉思,他踏上音乐这条路,最初和至今的动力都源自于他对音乐的热爱。

    但越深入地去学习、表演,杨谦就越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

    没有读过音乐专业,是他最大的遗憾。

    ——这里跟他对欧阳晓晴说的话没有什么矛盾,欧阳晓晴是专攻演唱、表演的,读不读音乐专业对她的影响不大。

    唱功的学习,市面上大把的培训,杨谦也能教她。

    但杨谦想要钻研音乐的创作,如果能经过学校系统的学习,就能跟李光民说的那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也有未来向别人优秀作品模仿、学习的能力。

    不像杨谦现在这样,他可以欣赏系统提供的歌曲,却自己不懂得如何做出相似曲风的作品。

    杨谦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也想去音乐类院校回炉再造一下,但自己还能参加艺考吗?

    从零开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时间、精力!

    杨谦不缺乏勇气,但已经二十三岁的他,开始觉得时间不怎么够用了。

    他没办法像十六、七岁的欧阳晓晴那样,有重新选择高考方向的资格。

    不过,好像也不一定要重新高考……

    “李老师,我听说您现在也在冼海音乐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不知道冼海音乐学院有没有作曲专业的,类似成人进修之类的课程?”

    杨谦想起了娱乐圈一些演员的案例,以前也不是正式的电影学院的学生,但因为上过进修的课程,媒体都说他是电影学院毕业的。

    虽然杨谦不需要这样的名头,但进修未必不是一个学习的门路。

    李光民正想跟杨谦提这个,没想到杨谦自己说了出来。

    “怎么了?你想学?”

    李光民眼里绽放出了奇异的光彩。

    “嗯,李老师您说得对,我和弦、配器这些都没搞明白,谈何作曲编曲。现在我还没有算正式出道,应该还有一点时间,我想趁着这个机会,系统地学一下。不然以后忙起来,更没有时间学了。”

    杨谦郑重地点了点头。

    听他说不算正式出道,简锦川表情有些古怪。

    杨谦都上过那么多舞台了,还准备登上军区春晚的舞台,以及跟《时代的歌声》也签了表演的协议,这还不算出道啊?

    “哈哈!”

    李光民却开怀地笑了起来。

    “你报进修班学作曲就没必要了,那里的课程不适合你,还浪费钱!”

    李光民没有明说,但他很清楚那些班教的是什么。

    别看那些进修班招生简章里罗列出了一堆教授、副教授的名字出来,底下还一大堆唬人的头衔、获奖情况。

    实际上,那些人来不来上课、上几节课还不好说,就算过来上课了,也不一定拿出真才实学来教。

    毕竟报名进修的,都是社会人士,或者已经开始工作的艺人,他们中间能有几个像杨谦这样的天分?教得复杂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而真正平时上课的,可能就是那些资历尚浅、没什么作曲经验的年轻讲师了。

    让他们来教,李光民还担心会耽误了杨谦这个好苗子。

    “你想学的话,不如就跟着我学吧!”

    李光民很随意地说出来的话,让简锦川和向洪锋都听得目瞪口呆。

    这是要收徒的意思?

    但李光民没有表达得很隆重,他只是像在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样,和杨谦商量:

    “你现在创作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跟着他们照本宣科地学,很多套路化的创作思路,可以去了解,但没必要再去刻意地照搬使用。”

    “你跟着我学,我不会教你怎么做一整套大型的交响乐,但我会把一些基础的东西教给你,带你了解不同器乐的音律,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理解和发挥。”

    李光民不希望杨谦因为固定模式的学习而失去了自己的灵性,如果是他来教,肯定会因材施教,给杨谦单独设计一套适合他的学习计划。

    “跟李老师您学习吗?那我是不是要来端州?可是我在羊城还有工作……”

    杨谦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他也没想到李光民居然对他这么看重。

    但这种不真实感,也让他不太敢贸然答应下来,反而还有点患得患失。

    旁边的简锦川着急坏了,恨不得替杨谦答应下来。

    这可是李光民啊!

    当了他的学生,以后在全国都混得开!

    还用什么犹豫的呢?

    “不用来端州。我现在每个星期三、星期四都在羊城上课,星期三、星期四你都可以过来冼海音乐学院,大学城那边,我让他们给你办一个临时的学生证。”

    “白天上的公开课你想听也可以,没空来听也无妨,晚上我跟他们要一个教室,给你单独讲课,这样也可以错开你上班的时间。”

    李光民都替杨谦考虑妥当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