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章节目录 番外六
    番外六

    雍正元年起,    十三就奉胤禛旨意,查清康熙年间户部留下来几百万两银子的亏损。

    这一查就查了许多年,    原本当初总理事务大臣的一共有四人,    隆科多与十三是胤禛的亲信,马齐已年长爱和稀泥,老八纯粹是被胤禛拉出来做友爱兄弟的摆设。

    隆科多与胤禛的关系自然不能与十三比,    大部分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十三身上。

    本来十三总理事务大臣,    许多大臣私下就有意见,一是认为十三太年轻,    二是认为他缺乏当政的经验。

    尤其是西北军中的宗札布最为活跃,    到处散布胤禛重用十三,    大清迟早会遭受不测的谣言。

    宗札布原本安亲王岳乐的长史被老八举荐给十四,    随他出征西北升为了将军。

    胤禛听到后气得不行,    安亲王是老八福晋的外家,    与老八的那些过往恩怨全部被翻了出来,发了长折子斥责宗札布。

    “今天今天凡是交付事情,竭尽血诚,    王本无所经历之人,    而厘清户部弊端,    井井有条。

    以朕之见,    王实为行大义,    明事理,尽忠诚,    利国家,    多知识之人。”

    胤禛将此案交给当时的年羹尧处理,    很快宗札布被砍了头。

    流过血之后,质疑十三的声音总算小了许多。

    十三当年一边要给大行的康熙与太后守孝哭灵,    到了晚上一头扎进户部,从积灰的账册中清点当年的旧账。

    虽然有胤禛的支持,只因年成实在太久,又涉及到许多满尚书,连十二贝勒允祹,诚亲王的世子弘晟也牵连到了其中。

    允祹一直被苏麻喇姑抚养,难得没有被牵连进夺嫡之中,在胤禛初登基时,被派了主管内务府的差事。

    谁知最后在胤禛反贪腐之中,被查出来内务府的亏空。

    本来胤禛念着兄弟情面,勒令他补上便不追究。

    谁知允祹脑子不太好使,居然有天拉着一车东西亲自上街去吆喝叫卖,说是变卖家当还债。

    胤禛气得把允祹的贝勒之位掳掉,把他变成了贝子。

    至于弘晟胤禛的惩戒更为严厉,他想起当年诚亲王的小人行径,怒将弘晟交给了宗人府处置。

    这些本来就是康熙年间留下来的烂账,有些涉及其中的官员甚至已经过世,十三呕心沥血,最后也只追回了一部分。

    十三这些年受到的阻碍与攻讦数不胜数,圈禁的十多年,他身体已经非常不好,加上几年忙碌下来,他现在几乎已是油尽灯枯。

    直到雍正七年末,十三病重,胤禛才同意先前十三的奏请,尚余留的一百多万两,用户部的平余银两逐年弥补。

    十三一生病,胤禛就恨不得天天去探望他。

    原本他住在胤禛赐给他临近圆明园的园子里,见胤禛每天不仅要忙于朝政,皇上出行又得兴师动众,十三为了替胤禛省心省事,干脆躲到了山西去养病。

    十三知道胤禛一直关心着自己,可他的身体也不大好,每次奏折都说自己的病已在恢复之中,只报喜不报忧。

    直到雍正八年三月,十三实在病重,见瞒不住了,他才回到了怡亲王府养病。

    胤禛得知之后,不顾臣子的劝阻,一定要前去探望已经病重不起的十三。

    不过短短时日不见,胤禛只一进屋见到十三,热泪便汩汩而出。

    原本正值盛年的十三,面色蜡黄,眼眶脸颊深深凹陷进去,病得几乎脱了形。

    他见到胤禛前来,硬撑着身体想要起来请安,却实在全身无力动弹不得。

    十三只得虚弱地靠在床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胸脯上下起伏,喘息着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胤禛忙上前几步,侧身坐在十三的床边,伸手握住了他的手,各种悔不当初,他更咽着道:“十三弟,你快别动。

    你骗得朕好苦,不是说病好了吗,怎么又这般厉害了。

    都是朕不好,让你没有过上一天舒服日子,一直为了朕,为了大清辛苦操劳,把身体折腾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十三见胤禛流泪,眼眶也跟着湿润起来。

    这一生,他也就在胤禛处,得到了些兄弟家人的温暖。

    他深深喘息了口气,没有再如以前那般时刻守着君臣分寸,如同年轻时,蠕动着嘴唇道:“四哥,不怪你,这一辈子,我也算值得了。

    总算做了个有用的人,没有成为一辈子被圈禁起来的废物。”

    十三想起康熙年间十多年的圈禁生涯,眼泪顺着枯瘦的脸庞滑落:“四哥,对不住,弟弟不能陪你了。

    弟弟记得你一直说为君难,皇上都是孤家寡人。

    这以后的路,只剩下你一人走下去,完成你心中的宏图壮志。”

    胤禛心痛如绞,以前康熙让他教十三算术,两人自幼相伴,比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十四还要亲近许多。

    他们这些皇子阿哥们,看似尊贵无比,整个大清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可是他们又没有家。

    自小不长在父母双亲身前,先有国礼才有家礼,兄弟又众多,能得到的亲人关爱实在少之又少。

    后来兄弟们争夺大位,兄弟之间彼此反目成仇。

    虽然十三没能参与,他却始终站在自己这边。

    这些年也是他呕心沥血,领着总理大臣的差事,陪伴着他渡过了登基之后三四年的政权动荡。

    胤禛热泪纵横,心痛至极地道:“十三弟,前几年我四面楚歌,没有你,大清不会有今天,我也不一定能挺过来。”

    十三不仅仅是他的兄弟,更是国之基石,是他孤寂帝王生涯中的一点安慰。

    其他近臣如张廷玉,鄂尔泰永远不能与他相比。

    “四哥,以前我不懂,小时候总想着做出一番成绩,读书好骑射好,汗阿玛就能对我另眼相待。

    等到汗阿玛把我关起来的那时候起,我才真正明白汗阿玛不是普通寻常家的阿玛,他是大清的帝王。

    要想做一番事何其艰难,四哥,是你支持我,相信我,我才没有虚度此生啊。”

    十三说几句话就停下来喘气,胤禛亲自拿了水喂了他喝,连声安慰他道:“你歇歇,等好些了再说给我听,我不走。”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再不说怕来不及了。

    四哥,这些年都是你一直在照顾我,自小都是。

    以前我冲动不懂事,吃了大亏受了大罪之后,才看出了谁是最亲近值得托付之人。

    你,还有云格格,是你们救了我,连小树也被照顾得很好。

    小树现在快长成了颗参天大树,她的算术比我当年学得好多了,她说要成为算学大家。”

    十三枯瘦的脸上扬起一丝笑意,“四哥,这些年弟弟都看着你,为了大清殚精竭虑,从来没有真正歇息过。

    可是你一定要保重身体,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吧,总得为自己活上几天。

    要操心的事别说一辈子,就是十辈子也忙不完。”

    胤禛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紧紧握着十三冰冷的手,泪水又溢出眼角,脸上勉力扯出丝笑意点了点头。

    “我醒得,太医每天都在请平安脉,也不像以前那样没日没夜拼命了。

    我是哥哥,照顾弟弟是应有之义。

    我没有照看好你,是我的失误,侄子们你尽管放心,我定会把他们照顾得妥妥贴贴。”

    胤禛停顿片刻,只略作沉吟便说道:“弘昌也已关了这些年,又已娶妻生子,应当该懂事了,等下就放他出来在你床前侍疾。

    你也要赶快好起来,以后不用那么辛苦,你是不是也喜欢羡慕云瑶那样的生活?

    她与小树已经在回京城来看你的路上,等你病好以后,也坐船随她们去杭州,好好玩上一段时日。”

    十三的长子弘昌在雍正初年,因被卷进弘旺他们的朋党之争中。

    他吓得赶紧上了奏折,自行请奏把弘昌圈禁在府里反省,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放出来过。

    弘时是胤禛的亲子,他都没有心慈手软放过,前两年已经郁郁寡欢而亡。

    弘昌留下了一条性命,又被放了出来,这完全是因为胤禛对十三的看重。

    十三想起早逝的嫡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锥心之痛,胤禛也体会过。

    弘时去时,他连着许久都没能睡个好觉,后来病了许久才好起来。

    他听胤禛许诺会照顾好怡亲王府,心中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听到云瑶她们回京,又放心了不少。

    至少他走后,有云瑶在,胤禛不会太难过孤单。

    他脸上浮起虚弱无力的笑容,“她们回来了吗?

    四哥,她一直都这么热心肠,始终没有变过啊。

    我以为她不会回来看我,以前去杭州的时候,她总是嫌弃我烦,说我越老越没趣,跟个老气横秋的老头子一样。

    小树被她教得很好,我经常感概身前的儿女们,最对不起的就是小树了。

    有次在杭州,我又在她面前说了出来,被她骂了一通,说我拿不起又放不下。

    父母心父母心,当父母的不就是盼着儿女们过得好吗?

    如今小树不仅脑子聪明,身体还很好。

    骑马射箭摔跤样样都会,不像闺阁女子那般柔弱,肯定能长命百岁。

    小树以后又会不缺银子,无生活后顾之忧,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若是小树长在了王府......”

    十三自觉失言,忙住口没有再说下去。

    胤禛本来认真听着,见十三突然停下来,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云瑶肯定是骂他收养宗室的女儿为公主,嫁到蒙古去抚蒙之事。

    胤禛无奈地道:“我知道她定又在骂背后我,无妨,她的性子就那样,我也不会与她生气。”

    十三回想起年轻时跟在胤禛身后,去庄子里混吃混喝的时光,他唏嘘不已,“那时候我还很小,总盼着长大成人,好能为额涅妹妹们撑腰。

    长大成人不易,最为快活无忧无虑的时光,还是年幼的那些年。

    那时候我喜欢红烧肉,也喜欢西瓜。

    可我不好意思像十四那样直接张口要,云格格都能察觉到,会背着十四会多给我几块。”

    他舔了舔嘴唇,“可惜现在这个时节西瓜还没有成熟,好想再吃到以前的红烧肉啊。”

    胤禛强忍住伤心,温言安慰他道:“我有她做红烧肉的方子,这就让人去给你做。

    等云瑶回到了京城,她做的只会更好吃,你别急,她很快就会到了。”

    十三吃到了胤禛亲自督促炖煮的红烧肉,却没有能等到云瑶回到京城,再品尝一次当年在庄子里吃到的味道。

    他也没能与小树见上最后一面,就如当年他亲手把她送出来一样,父女缘分终是太浅。

    雍正八年五月四日,怡亲王十三去世,走完了他短短四十八年的一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