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章节目录 第51章 农业大学
    炙热的太阳挂在空中,    四周的蝉鸣热的众人心烦气躁。

    就连一直坐在考场里的学生们,    也都纷纷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叮铃铃——叮铃铃——”

    “时间到!收卷了,收卷了!”

    随着一阵铃声的响起,    操场下方有人举起了喇叭开始大喊收卷。考上了一个老师们纷纷要求所有学生,    立马停笔,起立,离开教室。

    楚越放下笔站起身,    随着众人一起离开考场。

    考生们从考场里纷纷涌出,    大家熟悉的,不熟悉的,三五成群站在走廊外,低声讨论着刚刚考试的题目。隔壁考场里,一道熟悉的人影猛然窜来,    走到楚越身旁,拍着楚越的肩膀,满脸纠结的说道:“老楚,你觉得今天的题目难吗?我怎么觉得刚刚的英语题特别难呢?尤其是最后那篇作文……我的天。咱们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学英语?学中文不就行了吗?还非得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的头都要大了……”

    周洪涛一脸苦瓜相的看向楚越,目光夸张的将楚越从头到尾上下打量了一遍,    完全不需要楚越回答,他便摆摆手,自话自答,“算了……我看你这表情就知道你肯定考的不错。前几个月咱们市五校联考,你妹妹考第一,    你考第二。这次高考你们两兄妹肯定是全国上下所有学校随便挑了。”

    楚越满脸无奈的看了周洪涛一眼,没说话。旁边站在走廊上还在等待着老师们收卷的考生们却一个个纷纷扭头看向这边。

    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因此全国上下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很多,这些人里有老有小,全都是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但他们同样也是忐忑的,不安的。

    没有谁在离开学校多年之后,还能保证自己参加高考时就一定被大学录取。

    听见自己身边的考生如此吹捧另外一个年轻考生,听见这两个考生现在都是高中生,前几个月还参加了市里的五校联考,旁边不少人就更羡慕了。他们来这里参加高考的人,很多甚至连考试的复习资料都没法凑齐。

    这些看上楚越两人的目光里,有惊叹,有羡慕,也有嫉妒。

    楚越轻轻扫视了一眼,并没有将这些人的目光放在心上,而是皱着眉头冷静的说道:“我和青青不是兄妹,你小子不要随便胡言乱语。”

    “诶诶,你小子不是从小就住在宋家吗?从小一起长大,这和亲兄妹有啥区别?啧!你不喜欢我不说就是了。”周洪涛挠挠脸颊,实在有点没办法理解,对面这家伙为什么突然一下冷了脸。

    兄妹不兄妹的,这不就是随便一个简单叫法的事情吗?要不是他每回看到楚越这家伙和隔壁班那女生每次见面时都笑容温和,每天吃完饭还会去帮对方干农活,他都要怀疑楚越这家伙是不是和宋家之间有什么大矛盾?

    周洪涛摸了摸自己下巴,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这中间的所以然。

    考场里老师收试卷的速度很快,等到教室里所有人的试卷全都被收上去之后,众人才进教室拿东西回家。

    高考之后的成绩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出来,宋青青楚越四人没法在市里多做停留,简单的收拾了一些东西,又将地里种的那些蔬果全都送给了老师们之后,提着自己喂养的4只大肥鸡坐车回家去了。

    6年的时间看上去很长,但实际上整个宋家村的变化却很小,除了宋家三房早在两年前便起了新房子,从宋家老宅搬出来,整个生产小队总共也就添了不到十户人家。倒是有不少人学着当初宋青青住的屋子给建了一些小木屋,毕竟孩子大了总得分家,总不能结了婚,小夫妻两人还和其他孩子睡在同一个屋里。

    新屋子被起在了距离自留地不远处的山坡上,宋青青四人高考完后一回家,还没到家,立马便在村路上受到了不少村民们的注目。

    要说这几年里,宋家村里就没有哪一户人家是不羡慕宋老三的。

    人人都说宋老三生了三个好儿女,就连后面收养回来的楚越也都是个孝顺懂事的。

    这4个孩子不仅仅在学校里读书认真,纷纷考上了市高中,而且还格外懂事听话,每回寒暑假就在家里帮忙下地干活,等到去学校念书时,还能时不时给宋老三两夫妻寄点钱回来!

    啧啧!以前从来只听说读书花钱的,就还没听说过谁家读个高中还能每月寄钱回来的。

    要不是这样,宋老三一家哪能这么快就在村里起房子?一栋那么大带院子的房子,少说也得四五百!村民们既羡慕又惋惜,谁都没想到当初楚家那个小崽子还有宋老三家的傻闺女,竟然还能写出登在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

    再看看那楚家小崽子俨然将宋老三夫妻两人当成亲生父母孝敬的模样。

    早知道是这样,当初他们就将楚越那小崽子,带回家自己养了啊。

    站在地里的村民们看着宋青青四人手里提着的大肥鸡,真是眼都直了!

    心里下定决心今年也要送自家孩子去学校念书,哪怕没办法做到像宋家四个孩子这样优秀,但高考重新开始,至少能够让家里的其他孩子有变成城里人的希望。

    宋家三房全家人的励志故事在整个宋家村里流传着,人人都道宋老三夫妻两人很快就要发达了,别的村也就算了,可宋家村有谁不知道宋老三家4个孩子读书成绩好的?

    不仅仅从乡下考到了市里,还让市里的重点中学给他们免了学费,这4人当中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宋溪,也是每回都能考到年级前十!

    也不知道这回高考过后,这四个孩子会考到什么样的好学校里去。

    整个宋家村里,哪怕是对宋明友夫妻两人有意见的人家,也没有任何人怀疑过,宋老三家四个孩子考不上大学。

    事实证明,众人还是看很准的。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宋青青四人全都迎来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作为成绩最为优异的一批学生,4人纷纷选择了京都市里的大学,这样一来也好互相照顾。

    唯一让宋家村村民们满头雾水,感叹唏嘘的,便是这宋老三家的闺女明明成绩最好,却偏偏选了个农业大学,而考得差的反倒去了清大和京大。

    苏文雅下地干活时,便有村民满脸纠结的凑上前来,“文雅啊……现在人人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我觉得你们家重男轻女也不能太严重了是不是?万一回头被人举报了,你和明友两人岂不是还得游大街?”

    “周婶子,哪里的话?我和明友怎么可能会重男轻女?”苏文雅满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在他们家地位最高的就是青青那个小丫头了,哪里来的什么重男轻女?在他们家重女轻男还差不多!

    “嘿!这件事你就别瞒我了……你看你们家四个孩子。明明青青那丫头高考成绩远超她哥三四十分,可是最后去上京大和清大的却是小溪小河两兄弟,而青丫头则去了农业大学……你这摆明了不就是重男轻女吗?就算学费不凑手也不能这样啊!最近这件事整个村子都传遍了,我觉得你们也该收敛收敛……不要太让自家闺女寒了心!”周婶子语重心长的劝解道。

    “唉!婶子,这都是哪跟哪呀?!农业大学那边是青青那孩子自己想去的,自己报的名。我和明友早在家里劝过她了,觉得她那分数不上清大京大有些可惜……但是那孩子自己倔,非得去上农业大学。”

    苏文雅摆摆手,终于知道了周婶子说这话的原因:“婶子,你不知道。我和她爸每回一劝,那孩子就指着家里的自留地给我和她爸看,说她还没去农业大学念书,种的庄稼便远远要比其他人种出来的好得多,不去读农业大学实在是太可惜了……我和她爸在家里想了想,觉得的确也是这样,所以就同意让孩子去报了农业大学。”

    “而且,婶子,有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所有人只要考上了大学,根本就不需要去想学费的事。”

    “只要考上了大学,国家不仅会免学费,而且还会每个月发生活费给学生……所以那些谣言根本就站不住脚!”

    苏文雅对周婶子说了十来分钟,别的周婶子没记住,唯独记住了最后那句只要考上大学,国家免费念书还给发生活费!娘勒,她可是记得大学生都能分配工作的!

    世上咋有这么好的事呢?!回头她一定要好好督促自家小孙子好好学习,争取同样几年后考上一个好大学!

    几天后,原本说着宋老三夫妻俩人重男轻女的风向,瞬间演变成了全程督促孩子一起好好念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这一届高考考试的时间比较晚,上学的时间也比较紧,拿到学校的入学通知后,宋青青4人没能在村子里呆上多长时间,便坐上了去京都市的绿皮火车。
为您推荐